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

唐代陶瓷工藝成就



  我國燒瓷業發展到了唐代,出現了石英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兩大瓷窯系統,並出現了評品瓷器高下的專薯——陸羽的《茶經》,瓷器的生產有了很大發展。晚唐時期越窯青瓷的質量已大為提高,原料經過很好地粉碎、淘煉,瓷胎胎質細膩致密,不見分層現像,氣孔也少,胎色呈灰淡紫等色。成型技術也普遍提高,器型規整,碗、盤、執壺等胎面光滑,釉層勻淨,坯體顯著減輕,圖足纖細,足壁外撇,制作十分認真。釉料處理和施釉技術也較前有很大改進,釉面均勻,開細紋片,沒有剝釉現像,呈色黃或青中泛黃,滋潤而不透明,隱露精光,如冰似玉。

  匣缽的使用是唐代瓷業裝燒技術的一個重大貢獻。越窯在中唐以前,多采取疊燒,用明火烤成。凡碗、盤等圓器,都逐層疊燒,以增加裝燒量,所以器底很厚,碗、盤的內外底均留有支燒痕跡,釉面也不可避免有煙炱或砂粒粘附。中唐以後,匣缽的創用,使越窯成為一代名瓷,促成了五代時期越窯青瓷的新發展。

  邢窯是北方最先燒成白瓷的名窯,並且是把白瓷提高到“白如雪”的高水平的重要瓷窯。邢窯“類銀”、“類雪”的白瓷在邢窯白瓷的產量中僅占少數。這類白瓷采用優質原料,制作精細,造型規整,胎質堅硬,釉色潔白,河北省邯鄲陶瓷研究所對之作了初步測定,邢瓷細瓷的白度大約在7 00以上。

  雖然陸羽從品茶的角度,抑邢而揚越,認為越窯瓷器質量應在邢窯之上,從窯址中發現,邢窯確是大量生產粗白瓷,陸羽貶之也不無道理。但是,我們從《茶經》的記載裡知道,北方邢窯白瓷和南方越窯青瓷在唐代是齊名的。

  唐代的陶瓷生產布局雖有“南青”與“北白”之說,但這是對整個唐代陶瓷發展整體情況而言,唐代瓷器生產除了青瓷與白瓷之外,還有“釉下彩”瓷與“花瓷”等新品種,“三彩陶器”也是唐代制瓷工藝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

  “釉下彩”是唐代制瓷工藝的新成就之一。唐代越窯青瓷采用刻劃花裝飾的同時,浙江臨安唐水邱氏墓出土的越窯青瓷即采用褐色釉下彩繪裝飾。然而越窯的釉下褐彩並沒有發展起來,北方邢窯也仍然采用刻劃花裝飾,唯獨湖南的長沙窯發展了釉下彩,釉下彩的運用,為瓷器裝飾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長沙窯初期采用模印貼花裝陶瓷飾,為了突出它的效果,往往又在貼花上再施褐色彩斑,然後施青釉。這種釉下彩的褐色水漬斑在元和三年雙系罐一類器物上以及模印貼花壺就已普遍使用。壺罐肩上飾以褐綠四圓斑,時間可能稍晚。出土器物有唐大中十二年鎮江少卿墓中的一件雙系罐。釉下石英管褐綠彩有兩種:一種是在坯上用褐綠彩直接畫紋樣;另一種是先在坯上刻出紋飾輪廓線,再在線上填繪褐綠彩,最後施青釉。釉下紋飾的大量出現,為後世釉下彩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花瓷”的出現,是唐代陶瓷工藝又一大成就。所謂“花瓷”,是指一種黑釉帶乳白色或乳白中呈現針狀藍色斑的瓷器,器形主要有壺、罐、拍鼓等,故宮博物院藏唐黑釉斑點紋石英舟拍鼓是它的代表作,這種瓷器曾經在古董市場出現並稱它為“唐鈞”,建國以來在河南、泌陽、郟縣等地的唐代墓中出土較多’因此推測它的窯址可能就在河南這些地區。

  關於它的產地。根據唐人南卓《羯鼓錄》“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撚小碧上掌下須用明肯之聲……且操用石末花瓷,因是腰鼓……”的記載,可知它的產地在河南魯山。 1 9 7 7年故宮博物院第3次派人赴魯山調查,終於在魯山段店窯址中,發現黑釉斑點紋腰鼓的殘片多件,與故宮博物院所藏腰鼓完全相同。證實了南卓《羯鼓錄》記載的可信,而且得知燒“花瓷”的窯址除了郟縣黃道窯、魯山段店窯外,還有禹縣的上白峪窯。腰鼓殘片在上白峪窯也有發現。


博主好站推薦:氬焊機,陽極處理,電鍍,硬陽處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